栏目导航
联系我们
  • 邮编:231615
  • 电话:15256991583
  • 地址:地址肥东县石塘镇王铁街道95号

宗族的祭祖

文章出处:本站 人气:6223 发表时间:2021-07-28 16:56:16

宗族的祭祖

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,宗族之第 一大事为祭祖。祭祖制度主要包括祭祀的场所、对象、祭期、祭品、祭具、程序和主祭、参祭人员,内容复杂,历代又多有变化。就祭祀场所言,主要有庙祭、寝祭、墓祭。祭祀场所的不同,反映了祭祖的规制不同,所以这里以祭祀的场所为线索,介绍一点祭祖常识。

庙的本义是祖庙,后来才有祭祀山川神灵之庙和奉祀圣贤功德之庙。宋代以前,王室和贵族才有资格建立宗庙,王室的称太庙,贵族、官宦的称家庙,宋代以后的祠堂就是庶民化的宗庙。庙祭是宗族一以贯之的最隆重也最有聚族作用的活动。现在随着宗族的瓦解和人们观念的变化,庙祭基本消失了,现在举行的所谓公祭先祖,不是也不可能是过去的庙祭式样。

帝王的太庙,建在帝宫左边(左庙右社),明清王朝的太庙(今劳动人民文化宫)在天安门左边,社坛(今中山公园)在右边,即为实景。东汉前的太庙实际是个建筑群,诸庙都向南,太祖庙居中,昭(第二、四代偶数之祖)庙居其左,穆(第三、五代奇数之祖)庙居右,依次排列(墓葬也如此,“先王之葬居中,以昭穆为左右”)。《王制》说太庙夏代5庙,商代7庙,周代7庙(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),即始祖庙、二祧(高祖的父、祖父)庙、四亲(父、祖、曾祖、高祖)庙,先祖之妣祔祭,不单立庙。礼制规定,太祖庙不毁永祀,昭穆庙必须依次由近而远,增后毁前,保持“三昭三穆”或“二昭二穆”、“一昭一穆”这个常数,即增加一座近祖昭庙,就要毁掉排在最 先的远祖的昭庙,穆庙亦如此。被毁庙的先祖的神主收入太祖庙,到殷祭(大祭,即三年一祫、五年一禘的远近诸祖神主的合祭)时才请出供奉,日祭、月祭、时祭(春祠、夏礿、秋尝、冬烝)只祭祀未毁庙之神主。郑玄说“殷则六庙,契及汤与二昭二穆”,殷墟遗址发掘和出土卜辞证明郑说属实,商王室只有六庙,诸宗庙各自有门,整个建筑群还有一个共门(卜辞称“宗门”);先王宗庙有一王一庙和多先王一庙(称大宗、小宗或大示、小示)两种形制。周朝太庙又称宫,“前制‘庙’以象(模仿)朝,后制‘寝’以象寝。‘庙’以藏主,列昭穆;‘寝’有衣冠、几杖、象生(生活)之具”(蔡邕《独断》),不仅可用于祭祀,亦可用来接待臣属。

三代无墓祭之礼,祭祖必须在庙中举行(“天地神祗,坛而不屋,人鬼则于庙中祭之”王筠《说文句读》)。宗庙祭祀必须由宗子主祭,其他人不能进入宗庙祭祀。祭祖有四时之祭:春祠、夏禴、秋尝、冬烝。如果祭祀时恰逢宗子不在,庶子们便“望墓为坛而时祭”。墓祭就是这么来的。自春秋战国起,大小宗制遭遇破坏,“望墓为坛”这个变通的祭祖方式也便由“时祭”变成一个常祭习俗。至汉代以后,官僚贵族开始在墓左建立冢祠(亦称祠堂)来墓祭,兼有守墓之意。由于建冢祠相互攀比,越建越奢,又不合礼制,晋朝下令禁建。之后,至宋代,由于佛教自东汉渐入、道教自魏晋渐兴,一种融佛教、道教于儒教的墓祭方式又出现了,这就是在墓边或在附近择地敕建、自建功德坟寺、坟庵,还有的置办守田,或是委托寺观管理、代祀。这当然是少数贵族、大族的墓祭方式,普遍的方式还是到墓地焚香、烧纸、酌醴、供馔、跪拜,即“上墓”、“扫墓”,“上墓”时间也渐渐固定在寒食节。唐玄宗认为“寒食上墓,礼经无文,近世相传,浸以成俗。士庶有不合庙享,何以用展孝思?”,于是在开元二十年(732)发布诏令:“宜许上墓同拜扫礼”,“编入礼典,永为例程”,寒食扫墓从此成为钦定的祭祀制度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,清明节又是踏青节,人们将祭祖和踏青合二为一,从此,也就多在清明节扫墓了,到现在清明扫墓成为定例,寒食节扫墓倒几乎不太为人注意、知晓。我族家训对扫墓提出了要求:“长幼相率,同诣各墓拜扫,使知所在,一防平塌,一防侵占”。

寝祭,即在家里厅堂设龛祭祀。贵族既有庙祭,也有寝祭,庶民则只有寝祭。寝祭就是在住所祭祀先祖,演变到现在就是常见的农历七月鬼节祭祖,我们茶陵俗称“七月半祫(读侠)饭”(一般初十日前开始“接”来供飨,十五日下午烧冥币“送”归)。这种影堂悬挂祖像或矗立木牌神主的寝祭方式,也为贵族普遍接受,司马光依此写了《书仪》,确立了影堂祭祖制度,朱熹《家礼》加以完善和发展,制定了祠堂祭祀之制,开启了新的祭祖方式。

“祠堂”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,当时的祠堂建于墓所,曰墓祠、冢祠,这些墓祠堪比宗庙,可以会聚宗亲、乡党。晋朝禁建墓祠,自此“虽贵为大夫,犹祭于寝”,但宋代后,仍有不少地方建墓祠。墓祠不合礼制,低级官员和士庶又不具备建造家庙资格,加之唐宋时期家庙制度的缺陷、少数权臣立庙僭滥,催促了影堂祭祀的产生和发展。宋至和年间,丞相文彦博请敕令建家庙,太常礼官苏颂认为家庙制度的基础是“封土建国”制度,现在没有赐田和封爵制度,就可以学习唐人的“寝堂祠飨仪”,主张用唐代的“寝堂祠飨仪”这种简约的办法,实行影堂祭祀。影堂祭祀是以先祖的绘影图形、祠版为祭祀对象的简易祭祀祖考的形式,是一种嫁接了庙祭的寝祭方式,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论官爵之高卑均可设立。司马光的《书仪》大力推崇影堂制度,又使得人们对这种简易祭祀的方式予以更多的认同,并得到朝廷认可,影堂祭祀在北宋就普遍兴起来了。司马光所倡导的影堂祭祀也遭到了宋儒及后世的非议,如“二程”就认为“今人以影祭,或画工所传一髭一发不当,则所祭已是别人”,很多学者主张摈弃影像祭祀,恢复神主祭祀。朱熹鉴于此,写了《家礼》,开启了祠堂式祭祖方式,实际上是纠正《书仪》,尊重了唐代以来同族祭共祖的习俗,吸收了民间祭祖习俗,改用祠堂之名,简化家庙建筑之式,完善寝祭之法。“古之庙制不见于经,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,故特以祠堂名之,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”,这个评价揭示了祠堂祭制的实质是祭祖庶民化,制度俗礼化,这样既可以使庶民宗庙祭祖合法化,又可以促使宗族内的权贵与平民一同祭祖,更有利于“敬宗收族”。

旧时族规甚严,别说是外姓,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,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,否则要受重罚。解放后,祠堂或改为学校,或改为民居,或改为其他活动场所。改革开放后,现存的祠堂有的恢复为宗族或村庄公共场所(含祭祖),有的列为文物予以保护,新建的祠堂一般用于祭祖和办喜事的场所。

这里还说一下古代的告墓。告墓是与祭祀近似的与先祖沟通的方式。三代时期贵族就有族墓制度,西周、春秋时代,贵族和国人都被集体安葬于公共墓地。按礼,除了凶死者外,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。宗主遇有有紧急的事情,或有重大情况,相信先祖“地下有知”,有时也要去族墓报告祖先,否则怕先祖怪罪,当然也同祭祀一样,有祈求先祖指示、保佑的意思。

 


标签:

【推荐阅读→】

相关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