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如何定义家谱?
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,以家谱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家谱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,一般称为谱牒学。那么,古人又是如何定义家谱的呢?
明:《族谱序》:“谱者,普也,普载祖宗远近、姓名、讳字、年号。谱者,布也,敷布远近,百世之纲纪,万代之宗派源流。序述姓名,谓之谱系;条录婚宦,谓之簿状。天子书之谓之纪,诸侯书之谓之史,大夫书之谓之传,总而言之谓之谱。谱者,补也,遗亡者治而补之。故曰:序得姓之根源,纪世数之远近,父昭子穆,百代在于目前。郑玄曰:谱之于家若网在纲,纲张则万目具,谱定则万枝在。”《方前林氏家谱序》:“国有史,家有谱,谱者,史之流也。按凡例,修国史者,必知《春秋》之义,然后可以明王道而正国体;修家谱者,亦可知《春秋》之义,然后明人伦而正风俗。”
清:章学诚:“有天下之史,有一国之史,有一家之史,有一人之史。传状志述,一人之史也;家乘谱牒,一家之史也;部府县志,一国之史也;综纪一朝,天下之史也。”《绩溪仁里程世禄堂世系谱》:“族之有谱,犹国之有史也。史寓褒贬,而谱则以纪源流,故必详其图说,编其世次,志其行,俾后世子孙得以知本之所在。”
古人对家谱的定义,从根本上来说的话,是不存在什么差异的,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。